一、返聘退休人员。
公司经常雇佣一些退休人员。公司需要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吗?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也就是说,公司与退休人员签订的合同不是劳动合同,而是劳务合同。
①劳动合同纠纷属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的调整范畴,要求采用仲裁前置程序。
②劳务合同是民事合同的一种,受民法、合同法和经济法的调整。因此,劳务合同发生的争议可以由人民法院审理,也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
二、大学实习生
许多学校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最后半年,会让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有些企业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会招聘一些尚未毕业的实习生,那么,录用实习生,是否需要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
①《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符合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一定年龄的劳动者才能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不是由合同名称和内容来确定的,而是由用工性质来确定。
也就是说,只要劳动者年满16周岁,还没有到退休年龄,与第三方没有归属关系,双方就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即使没有签订,劳动者也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②实习生虽然年满16周岁,但与第三方学校仍有归属关系,用人单位只能与其签订劳务合同或实习协议。
因此,企业聘用的实习生属于劳动合同(或实习协议),无需缴纳社会保险。
三、见习生
见习期签订见习合同,是不需要交纳五险的,但按照规定要为其交纳工伤保险。
四、承包商派遣人员。
在项目总承包和分包中,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方便项目监管,总承包商经常派出几名管理人员,如技术总监、项目总监、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等现场管理人员,这些派遣人员的工资一般由分包商承担。同时,分包商还将与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由于这类派遣人员只能与分包商签订劳动合同,总包商派遣的人员已与总包商签订劳动合同,与总包商有归属关系,分包商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五、停薪留职人员。
所谓停薪留职,是指企业剩余的固定员工保留身份,离职。停职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
如果一个员工与第三方公司签订了《停薪留职协议》,那么新用人单位在招聘该员工时只能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六、协保人员。
协保人员是指与原单位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保留社会保障关系三方协议的下岗职工。新单位招聘协保人员时,只能签订劳务合同,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险。
七、兼职非独立劳动者。
非独立劳务的兼职是指在不脱离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而不离职。兼职人员有自己的工作,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由工作单位办理,与兼职公司无关,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险。
八、聘用劳务派遣人员。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如果协议规定劳务派遣人员的考勤和工资支付与自有员工相同,支付劳务派遣人员的相应费用,五险一金由劳务派遣人员支付,在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中认定为工资薪金项目。派遣人员已由劳务派遣公司缴纳社保,企业不需要为这部分人员缴纳。
九、个体户外包企业业务。
将生产线上的员工以小组为单位设立个体户,员工工资转为个体户经营收入,无员工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因为个体户是有限额免税政策的,同时个体户也可以为公司开票,降低成本,便成为热门的策划选择。
十、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就业以小时计薪,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24小时。
非全日制员工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
十一、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灵活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
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自营劳动者②家庭帮工③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论如何,社会保障对广大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员工来说,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障是他们的责任。对于企业来说,合理缴纳社会保障,依法承担用人单位的义务,不仅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