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就业部发表文章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今年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加强精准援助,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技能,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降低失业率。
文章提到,要继续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的首位,认真组织实施十四五就业促进计划,落实优先就业政策,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不断改善民生,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实现。
首先,加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驱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取决于发展。坚持经济发展和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跨周期和反周期宏观监管政策的有机结合,做好预期管理,保持经济在合理范围内运行。进一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适度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加快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入挖掘消费热点,发展服务消费,扩大绿色消费,培育新消费,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扩大新的就业空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国内、养老金等生活服务业的高质量多样化升级,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二是继续激发市场实体的活力,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市场实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和创业精神,保持市场实体可以保持就业和经济的基本磁盘。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市场实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加快实施企业救助稳定措施,积极开展上门政策。继续推进成本降低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市场实体的支持,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费和融资。稳定供应和价格,加强煤炭、电力、油气运输调整,增强市场实体信心,增强稳定就业的内生动力。
第三,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势头,扩大就业倍增效应。创业精神是就业的来源。继续深化授权、授权、授权、授权、服务改革,继续优化商业环境,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恶意拖欠和逃避债务,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充分利用创业孵化基地、大众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载体,全面降低创业成本。继续开展创业驱动就业示范行动,支持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回国创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回国创业园区。支持平台经济等新商业形式、新商业模式,规范健康发展,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完善新就业形式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体系,支持多渠道就业创业。
第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有效把握民生底线。协调春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和农民工有序返岗工作,加强输出地对接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产业振兴,加工代救实施,增加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机会。加强扶贫搬迁人员和城市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及时提供就业援助。以重点群体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